孩子拉了拉苏白的衣摆,应了一声好,睁着眼睛看向自家爹爹。
孩子和孩子他娘都决定的事情,孩子他爹还有驳回的权利吗?
宁安志开始讲故事,讲的是尧舜禹三圣君的故事。
孩子正是觉得什么都很新奇的年纪,听到惊险处,会不由自主的瞪大了眼睛,听到伤心处,又会不由自主的憋憋嘴,表示不高兴。
故事渐进尾声,孩子的眼睛也渐渐合上,不一小会儿呼吸声就已经渐渐变得平稳。
可是他的手还是紧紧抓着苏白衣摆。
不知道是不是不忍心掰开孩子的手,还是不想离开,苏白无奈在孩子左侧躺了下来。
宁安志躺在另一边,将小孩的手放进被子里,问苏白:“刚刚我跟孩子说你不会离开我们的时候,你没有反驳。”
苏白回答:“那只是哄孩子的把戏,你倒也当真了。”
宁安志又问:“那你还是要离开吗?”
本就是犹疑不决的事情,还总是问,苏白被问的烦,丢了一句:“你烦不烦?”
宁安志平躺着,手放在腹部,盯着帐顶说:“你留下来陪我和孩子好不好?我会好好养好身体,等孩子长大,我陪你去大漠,草原和雪国。我们从小就在一起,长大了我们也是总归应在一起的。”
又是沉默了许久,久到他以为苏白都睡了,才听到苏白说了一句:“睡吧,明天还要上朝。日子还长着,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。”
昏暗天光中,他眯着眼睛笑了笑,有点像少年时期,他做了一些恶作剧逗苏白生气后得逞的微笑。
第38章第三个故事
宁安志伤好后,亦未从坤宁殿搬出去。
苏白也不催,反倒是将手中一些需要稳中求进,妥善处理的政事交到他手里,叫他看情况处理。
世家在科举改革这件事情上吃了亏,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找回面子的好机会。
于是他们点了把火,宁安志跟着在后面拿着扇子扇了风。一时间,前朝后宫,民间乡野,都知道太后在坤宁殿养了个男宠。
不过这些流言大多是调侃质疑,倒也不至于上升至国事。毕竟夏朝民风素来开放,女子地位并不低,女子可以改嫁,可以主动和离,甚至还可以立女户。
前朝亦有不少官员上折子说这些流言的不妥当之处。苏白看过以后,只将这些折子堆在了一边。
只是‘不小心’往那些要给宁安志处理的折子里面塞了一份弹劾的折子进去。
宁安志当天把所有的折子都看完了,唯独留了这份折子放在书桌上。
苏白进来的时候,刚好看见那本孤零零的奏折。她心里明白,自己推过去的问题,又被扔了回来,这会却是再也避不开。
她干脆大方走上前去把折子打开,念了一遍折子的内容,然后看向宁安志,问:“要处理吗?”
已经是晚膳时间,宁安志拿了帕子过来给苏白擦手。这本是侍女该做的事情,他做起来却也熟练。
那夜过后,两人之间似乎达成了默契,苏白对于两人之间的亲密也不再躲避。
他捏着苏白的手指细心擦拭:“苏苏在乎这些吗?”
听到他这样问,苏白笑了:“你见我什么时候在乎过他人的言语?这流言倒是为我省了不少事,前朝不少人想塞些人进宫来,却都被我明里暗里拒绝了。这样看来,这件事情倒也不全是坏事,起码帮我挡了一些。”
“不全是坏事,却也不见得是好事,传到这宫里也亦可以停止了。”
宁安志没说话,挟了一筷子去了刺的鱼肉放在苏白碗里。
可谁知宁淑妃却也是对着流言存了好奇,隔日带着孩子进宫来见苏白。
苏白特意留了时间,没去处理政务,准备了一些好吃的果子点心,陪宁淑妃说了会话。
宁淑妃前些年嫁了一个上走南闯北的安姓商人,生有一子,取名安旭尧。
商人从前是个读书人,家里为了供他读书,花光了所有的积蓄,但母亲无奈重病,他也只能放下书本,经营起家里面的产业。他这次还特意叮嘱宁淑妃带话,说要要替这天下读书人感谢苏白颁布的那些改革举措,对他们这些读书人来说,那些举措是最大的善意和理解。
正阳从侍奉的宫人听说安旭尧进了宫,抛下手里的笔,跑进坤宁殿拉着安旭尧的手,说要带他去看房间里攒的一大堆玩具。
安旭尧看了看宁淑妃,又看了看苏白,等到两人都点点头以后,才高高兴兴的跟着正阳出去了。
苏白见了,不由夸了一句:“这孩子真懂事。”
宁淑妃回道:“自家孩子自家知,那孩子哪是懂事,只是自小跟着他父亲见多了人,鬼灵精怪的。”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致末日 落水狗+番外 我怎么还活着? 当钓系beta意外怀孕后 我穿的角色总是不正经 我是逃生游戏里孤儿院的院长 与王爷同居:史上最强王妃 穿书后我教万人迷男主学男德 首辅攻略(重生)+番外 雷罚之力 死神永生 港岛夜浓 亡灵日记 末世大恶人 卑微备胎人设翻车后(快穿) 有轮回 桃源读心仙医 美人偃+番外 [大唐]穿成武则天的长女 县令也疯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