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7页(第2页)
这倒也是沈安筠一直不解的地方,按理来说,一个地方不适合居住,那便应该趁早离开才对。
“夫人想的太简单了。”
旁边有人开口,说着便走向前去,“夫人说若是有水患便改搬走,那夫人可曾想过,咱们这些人祖上的基业都在这,就算是搬走,又能去哪?”
这倒是个原因。
“其实夫人有所不知,这禹州虽然水患,可却并非每年都犯。”
“禹州的土地好,种出的水稻比其他地方多出好几成,单是这个,我们便也愿意冒着水患的风险。”
闻言,沈安筠眼眸微凝,心下突然想到先头看到的那些稻田。
“可为何那些稻田都荒废了呢?”
“并非是荒废,只是去年闹过一次水患,村子里有能力的人都没精力了。”老人无奈开口。
去年水患,闹得大家都没东西吃,那些个庄稼户们便只能想办法去做劳力赚些银两。
沈安筠问的也差不多,也了解了个大概,大致明白了这里的状况。
翠竹跟在她身后回去,“皇妃,你说这可有办法?”
“办法自然是有的。”沈安筠摇摇头,只是她还没想出来罢了。
当天夜里,李承安也在官臣那边问完话回来。
“如何?”
“京中年年都发赈灾款来,但是这些并不能弥补亏空,朝廷也组织过让灾民离开禹州,但那些人并不肯。”李承安说着这里的状况。
沈安筠理解那些村民,劝说道:“这是自然的,他们祖上的基业都在这了,落叶归根,他们根就在此处,不想离开也是正常的。”
“更何况,禹州若是没有水患,也将会是个富饶的地方。”
第一百四十四章提议
“这点你倒是说的没错。”李承安点点头。
他勘察过禹州的土壤了,十分肥厚,若是种植,必然是能产出许多庄稼的。
沈安筠回想着自己曾看过的一些历史,说道:“其实,也是有办法的,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赶在雨季来之前完成。”
“什么办法?”
“开沟引渠。”沈安筠挑眉,拉着李承安的手坐在一旁,从一旁的书架上拿出地图。
指着其中几个地方说道:“我知道,之前的官臣们也想过这个办法,可是要走那条路一直都没个定夺。”
一秒记住新域名 www.byxsw.cc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