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好名字!”罗本晚了一步,这时抢着夸了一句。北京作为首都的历史就是自元朝开始的,后来朱元璋拿下了元大都,改名叫北平,有扫荡踏平之意,后来朱棣抢了侄子的皇位,又把首都从南京迁回了北平,改北平名为北京。明朝时一度称北京为京师。清朝也沿用了这一称呼。后来民国建立,首都又定都在南京,据说因为担心军阀再起野心设立政府,就把北京改为北平,建国以后又才改回北京。所以北京的称呼,从明朝起就是北京了。林渊也叫习惯了,没想着自己再起一个。反正从元朝开始,国家的首都就在北京和南京之间反复横跳。林渊对北京这个地名还是有感情的,他记得他曾经坐火车坐了四天三夜到北京,凌晨两三点起来去等着看升过去,道路两边乌泱泱的全是人,他背着背包,拿着望远镜看升国旗。国旗升起来的那一刻,林渊也有一种莫名的骄傲。这是他的国家,哪怕曾经风雨飘摇,也依旧屹立不倒。他还去看了和珅的故居,去吃了北京板鸭。此刻坐在寝宫内,林渊有种时空颠倒的错觉。宋石昭轻声说:“我已叫人算出了黄道吉日,下月初八,正是登基的好日子。”林渊闭上眼睛:“那便定下月初八吧。”宋石昭和罗本对视一眼,告退了。二两伺候林渊去铺好的床上躺一躺,他还小声嘀咕:“床也要换一张才好呢!”林渊笑道:“那就换一张吧。”旧的不去,新的不来。他不知道自己会把这个国家带往何方,但他会竭尽全力,在自己有生之年,让百姓安居乐业,让人们老有所依,幼有所养。谈笑有鸿儒,往来无白丁。147进入皇城,林渊第一件要处理的麻烦事就是那些被抓起来的文武百官——他们都跟着元惠帝想逃,并且为了方便,大多数只带了自己的儿子,妻子和女儿都留在外头,至于她们能不能活下来,在他们眼里并不重要。这些人现在被关在偏殿内。里面有汉人也有蒙古人,蒙古人还好说,大多都咬紧牙关,怎么也不开口。汉人官员则是大半都求着士兵。“兵爷,我是汉人,咱们是同族。”当官的姿态放得低,以往从不把这些小兵看在眼里,现下却要在小兵手底下讨口饭吃,他谄媚地说,“我在这元庭当官,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,您想啊,咱们汉人还是得拧成一股绳,我这是卧薪尝胆,您替我跟上头说说话……”小兵差点没笑出声来,不要脸的见过,这么不要脸的还是少见。但他当然是不会把这位汉人同族放出去的。等这人一回去,免不了就要被揍一顿,至于揍完以后是死是活,那可就说不准了。林渊如今也没有管这事,全交给了罗本,他只看结果,过程让罗本随意。人可以杀,但要杀的好看一些。他自己则是和宋石昭商议大都百姓的事。大都百姓和其他地方的百姓不同,皇城底下的百姓都小有家资,除了城边上的贫民以外,能在内城的,全是家有藏书,有奴仆伺候的,他们大多都识字,祖上不一定出过当官的,但一定有家学。这些人有的在往外逃——不过大多数都被拦住了。大都是个很有包容性的地方,忽必烈开了一个好头,他开放商路,对百姓怀柔以图之,降低田税,甚至很多地方没有田税,他的目光并不在百姓的税收上,而是商人身上。元朝曾经也是个百花齐放的朝代,它有它的前卫和高明之处,否则它短的不到一百年的历史,凭什么被列进唐宋元明清?前头还有个金呢。所以大都里不仅有汉人,蒙古人,还有金发碧眼,或是红发的胡人。这已经是元惠帝时期了,早不是之前元朝发展的最蓬勃的时期,但元大都依旧可以吸引这么多人来这里。各地的吃食,不同地域的人,还有不同的建筑风格。林渊进城的时候都忍不住感叹。成吉思汗和忽必烈如果泉下有知,他们大约会气得复活,然后把不肖子孙全都打死吧。祖先开了好头,继任者却没有守住,实在叫人扼腕。林渊毕竟是现代人,他接受的是大中国的教育,在他眼里少数民族也是同胞。他不像其他人一样带着对蒙古人的仇恨来看元朝,而是用更加理智的目光去看。元朝自然有好的地方,怜民惠民,开放商路,百姓不必路引就能迁徙,还有纸笔这个早于时代的货币改革。但元朝也有坏的地方,准确的说不是坏,而是坏得太早了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置换凶途+番外 女主不想死[快穿] 女帝她所向披靡[星际] 一夜春风来+番外 撩匪 被相亲对象的弟弟盯上了[娱乐圈] 斯年锦书【CP完结】 桂花同载酒 惯性温柔 刀锋2涛生云起 温存 被拐后我在星际里乱杀 刀锋3寂静的冬季 皇权决 不当大佬好多年 又是努力投喂老婆的一天 治疗 热恋他 少爷他总是爱演戏【CP完结】 回到乡村的悠闲日子[种田]+番外